“現在是愿買愿賣,產能價值最佳時期!睆堉鞠檎f,民營鋼企應認清形勢,順勢利導,積極參與。
近兩年鋼企頻繁重組。中信集團戰略重組青島特鋼,首鋼重組長鋼、水鋼、貴陽鋼鐵、通化鋼鐵;寶武鋼鐵重組八一鋼鐵、韶鋼、重慶鋼鐵;中原特鋼則被南方工業集團無償劃轉給中糧集團。
值得一提的是,民營鋼企也牽頭了部分重組。錦程沙洲重組東北特鋼,成為民營鋼鐵企業重組國有企業的典范。
張志祥坦言,鋼企不可能總是多達四五百家,會逐步減少。優勢企業兼并弱勢企業,大企業重組小企業是大勢所趨,只有集中度提高,就能有效控制產能,有效調整結構,有效配置資源,增強防風險能力。
我國地方鋼企整合也在加速。截至2017年底,邯鄲市鋼鐵產業逐步形成“3+3”產業格局,即新興鑄管、邯鋼、天鐵3家大型國有鋼鐵集團,以及武安、峰峰、永年3個重點區域,將原有39家鋼企重組成8至10家。河南安陽從11家整合為4家。
張志祥同時表示,在混改重組外,鋼企還將注重按照國家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結合解決鋼鐵布局北重南輕、部分地區產能過于集中的問題,選擇環境容量較大的地區,轉移鋼鐵產能。如興華鋼鐵已經決定從武安轉移至福建,金鼎重工部分產能從武安轉移至安徽。
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鋼鐵處副處長文剛表示,未來京津冀地區將繼續壓減地區內產業容量,京津冀地區面積占全國的22%,但是集中了全國25%的鋼鐵產量,單位面積的鋼鐵產能強度遠超全國平均水平,且主要集中在河北省,未來將通過徹底關停,鼓勵向區域外轉移發展。
日前,山東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加快七大高耗能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嚴控鋼鐵總產能,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大幅壓減轉移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和膠濟鐵路沿線資源環境承載壓力較大地區的鋼鐵產能。 |